在這個「汰舊換新比換手機還快」的年代,電腦用個三五年就可能面臨淘汰。但舊電腦要怎麼處理?隨便丟不僅占空間,還可能造成環境污染,更糟的是裡面的個資外洩風險超高。
其實現在電腦回收的管道很多,從便利商店折抵活動、到專業平台線上估價,甚至還有人來家裡收,既能拿到回收金又能確保環保。
這篇文章就要帶你快速搞懂電腦回收的原因、流程、管道比較,還有最容易忽略的注意事項。
為什麼要電腦回收?
資源循環+環保效益
電腦回收指的是把報廢或淘汰的桌機、筆電、螢幕、主機板、硬碟、線材與電池,交由合格單位進行「再利用、拆解、分類與材料回收」。舊電腦裡有金、銀、銅與少量貴金屬,也含有重金屬與阻燃劑等有害物。
正確回收能把可用材料重新投入生產,降低開採與製造的新資源消耗;同時避免重金屬與有毒物質流入土壤與水系。
對企業來說,選擇具合法許可與處理證明的業者,除了履行環保責任,也能在稽核與ESG報告中有據可循,形成可被檢核的「責任回收鏈」。
資安風險與處理
隨手把電腦丟了,比你想的更危險:硬碟/SSD 即使「刪除檔案」或「快速格式化」,資料仍可能被還原。
正確做法是:
先備份重要檔案。
登出並移除各種雲端與裝置綁定(Apple/Google/Microsoft 等)。
對 HDD 進行多次覆寫或實體銷毀,對 SSD 使用「安全抹除/還原原廠狀態」。
企業應要求序號化紀錄、鏈結交接(chain of custody)與「資料銷毀證明」。
若設備含有機敏資料(客戶個資、財務、研發文件),建議優先採實體粉碎或與具備認證之業者合作,確保資料終止於你指定的流程,而不是未知的二手市場。
回收創造額外收益
回收不是單純的「清掉廢棄物」,而是把剩餘價值換回現金或新機折抵。
價格通常取決於:年份與規格(CPU、RAM、SSD 容量)、外觀與機況、電池健康、是否附上原盒/配件、是否能順利開機通過檢測。
想提高報價,你可以:
先清潔外觀、整理螺絲與配件,提升「完整度」。
提供購買發票或序號,增加可信度。
送交前自行做基本檢測與還原設定,減少業者風險。
消費者可選「現金收購」「折抵新機」或「捐贈開立收據」;企業可用批次回收降低倉儲與折舊成本。
提醒:3–5 年是多數商務機的價值拐點,把握促銷或以舊換新檔期,往往能多爭取一段漂亮的回收價。
如何挑選最適合你的電腦回收方式?
根據便利性與速度考量
先問自己兩件事:「要多快?要多省事?」
想立刻處理:就近的大型通路或便利商店搭配舊換新、折抵活動,現場估價、現場折抵。
不想出門:選線上平台或巡迴到府,線上估價→到府收件→檢測匯款,一條龍省時。
能配合時間、想多比價:採「線上估價+門市交件」,通常價格與流程較穩定,也比較好追蹤。
根據設備種類與價值
設備價值越高、越專業,越要找對管道:
家用筆電、桌機、螢幕:通路/平台都合適,比較方便性與價格即可。
高價值或企業級設備(伺服器、工作站、網通設備、IC/PCB 料件):優先找專門收購與具處理經驗的業者,能做序號化點收、檢測報告與資料銷毀證明,回收價也較能反映真實價值。
報廢零件與混合批量:選擇能分類拆解、提供合法處理憑證的回收商,避免被當成一般廢棄物處理而壓低價。
規模大小的決定因素
量決定你的「流程成本」:
少量(1–3 台家用機):以大型通路、便利商店或線上平台最省事。
中量(家庭多台/SOHO/小型辦公室):先線上估價,比較 2–3 家後選擇門市交件或到府收件,兼顧價格與時間。
大量(企業汰換、學校/單位批量):採專業回收商或巡迴到府模式,要求:現場清點、序號化清冊、驗收單、對帳單與款項批次結清;必要時可分批回收降低停機時間。
法規與環保認證考量
「合規」能為你的資安與 ESG 加分:
檢查資格:是否具環保主管機關核發的清除/處理許可證、公司登記、可開立統一發票。
文件留存:可否提供處理/清除證明、資料銷毀證明(含設備序號)、交接鏈(Chain of Custody)。
流程透明:是否有標準檢測表、拆解/去資安流程、可追溯的回收去向。
企業需求:若須對外揭露或稽核,優先選能配合 ESG/內控稽核資料的業者;若含機敏資料,要求「安全抹除或實體銷毀」並留存佐證。
小提醒:不要只看最高報價。把「時間成本、資安風險、合規文件」一起算進去,才是真正最划算、最不踩雷的選擇。
二手電腦回收推薦
QZ168 回收超方便:線上估價 + 到府收件或門市交機,最快 2-5 天就能現金到手。
而且 QZ168 合法又專業,符合 ISO 27001 資訊安全規範,有政府核發的廢棄物處理資格,還用美國 DoD 軍規清除資料,回收完還會給你資料清除報告,完全安心。
想重視個資又想環保賺現金?QZ168 是一個安心的選擇!
便利商店與大型通路(7-ELEVEN、全國電子…)
便利商店常態提供「廢資訊品回收折抵」,像 7-ELEVEN 對廢筆電、手機等提供現場購物折抵;另也有與回收平台合作的活動頁,支援超商寄件、快速估價等機制。
大型通路(例:全國電子)不定期推「3C 舊換新」加碼,現場估價、當場折抵,對想順手換新機的人很實用。重點是留意檔期與品項限制。
巡迴收購服務(拾荒者)
主打「全台巡迴到府」,對於家中機器多、沒時間跑門市,或企業、學校要批次處理特別方便。服務內容涵蓋電腦、周邊與電子料件,可先線上/電話詢價,再排區域性到府收購;部分品項提供獎勵金或免費清運。選這類服務時,建議確認是否具備合法許可與開立單據。
專業零件/企業級回收(德來速)
若是伺服器、主機板、IC、PCB 等「高價值電子料件」,可找企業級回收商。德來速主打工業/企業料件與伺服器回收,強調快速估價、誠信交易與高價收購,適合 IT 汰換或產線退役設備。這類業者通常能提供較完整的處理流程與對帳紀錄。
環保署認證回收廠(愛順環保)
想把「合規」放第一優先,就找擁有環保署處理機構資格與乙級清除許可證的回收廠。愛順環保即屬此類,承接 3C 電腦類與多種資訊廢棄物,能提供到府回收。對企業 ESG 稽核、報帳與合規留存特別有幫助。
小結:想要「快」與「省事」可走超商/大型通路或線上平台;量大、含企業設備就選企業級或認證回收廠;在意價格也別只看數字,記得同時評估檢測標準、資料銷毀與合規文件。
電腦回收有哪些常見的誤區?
個資沒有清除乾淨
別只「刪檔案」或「快速格式化」。
正確做法:
先備份重要資料與憑證(相片、報稅檔、憑證、密碼庫)。
登出並解除綁定各種帳號(Microsoft/Apple/Google、雲端硬碟、Office、iTunes 等)。
HDD:用多次覆寫工具抹除;SSD:使用主機板/品牌提供的「安全抹除(Secure Erase)」或回復出廠狀態。
企業或含機敏資料:要求回收商提供「資料銷毀證明」與序號清冊;高度敏感可選實體粉碎。
注意活動時效與條件
通路與超商的舊換新多為限期檔期,且常有品項、外觀、年限、是否能開機等限制:
比價但別只看最高價格
除了報價,請一併評估:
流程成本:是否到府、寄件材料、檢測時間。
資安服務:是否提供安全抹除、銷毀證明、可追溯交接紀錄。
合規能力:是否能開立統編發票、提供處理/清除證明,方便報帳與稽核。
售後爭議處理:檢測若與線上估價不符,是否有明確調整規則與退回機制。
選擇合法安全的回收商
挑選標準越清楚,踩雷機率越低:
基本門檻:公司登記、可開立發票、固定聯絡方式與門市/倉庫地址。
環保與處理資格:是否具法規要求的清除/處理許可(企業/大量回收尤其重要)。
文件與透明度:提供序號化點收、處理/清除與銷毀證明、回收去向說明。
口碑與規模:查評價、了解是否有固定合作企業或學校案例。
慎防詐騙與非法回收
高價收購與「先匯保證金」最要小心:
小結:把「資料安全、合規文件、流程成本」一起納入比較,通常能幫你避開 80% 的坑,真正把舊電腦變現又安心。
關於電腦回收 總結
舊電腦不是垃圾,只要找對回收方式,就能變成現金、折抵,甚至還能為環境盡一份力。從便利商店、線上平台,到專業回收商與環保署認證廠,每種管道各有優缺點,重點是要先清除個資、確認回收條件,再比較流程與合規性。
別只看價格高不高,安心、安全、合法才是最重要。把握這些小提醒,你就能讓電腦回收變得省心又放心,把舊機器真正發揮最後的價值。
關於電腦回收 常見問題FAQ
Q1:回收電腦前需要先拆零件嗎?
不一定。如果你還打算自己使用硬碟、記憶體或顯示卡,可以先拆下來;但如果想整機回收,建議保持完整度,通常會有比較好的報價。
Q2:不能開機的電腦也能回收嗎?
可以,多數平台或回收商會依零件殘值估價,例如螢幕、主機板或金屬料件,仍然有價值。
Q3:企業批量回收需要準備哪些文件?
通常需要資產清冊、設備序號、公司統編,並要求業者提供回收證明或資料銷毀證明,以利會計與稽核。
Q4:舊電腦可以捐贈嗎?
可以,一些非營利機構或學校接受捐贈電腦,但通常會要求機器狀況良好;若透過合法平台捐贈,還可能開立捐贈收據。
Q5:電腦配件(鍵盤、滑鼠、線材)能一起回收嗎?
多數回收商與環保署認證廠都會收,這些雖然價值不高,但集中回收有助於減少垃圾,讓塑料與金屬能再利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