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機汰換速度快,家裡常常放著一堆舊機不知道怎麼處理?
其實現在回收手機不只是一種環保行動,更能幫你把舊機變現金,甚至折抵新機價格,讓荷包輕鬆不少。
市面上有各種回收管道,像是門市估價、超商寄件、線上平台或電信業者自助回收,每種方式都有不同的流程與價格差異。
想要安全、省時又划算,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,就能快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手機回收方式。
為什麼選擇手機回收?
減少電子垃圾、延續資源價值
回收不是把舊機「清掉」而已,而是把可用的零件、金屬與稀有材料重新投入循環;能翻新的就進入二手機市場,不能翻新的則拆解成可回收料,降低新材料開採與製造能耗。
對個人來說是清空抽屜、換點現金;對環境則是少一份電子垃圾,多一份再生資源。
舊機折抵新機,荷包不用太痛
現在通路與電信回收流程越來越簡單:門市即時估價、線上估價+到店收件、超商寄件等都行。拿到的回收金可以選擇現金入袋、直接折抵新機,或搭配資費方案加碼活動。
實務做法是先比價 2–3 家平台、確認機況描述一致,再決定用「現金回收」還是「折抵新機」哪個最省。
主流回收平台大比較
偏企業與大量回收的 IT 資產處置(ITAD)型服務,強項是「資安與合規」:
提供資料抹除報告、資產報廢佐證,並揭示具環境部核發的廢棄物處理資格與 DoD 5220.22-M 等級抹除流程,適合公司行號或對資料安全極度在意的個人。
門市據點在台北、台中;亦支援3C高價回收與現金收購。
傑昇通信:門市估價 3 分鐘搞定,還能折抵新機
到全台門市以 App 進行專業檢測,約 3 分鐘出估價;可選現金入袋、購買空機或搭配門號專案折抵,流程直接、透明,適合想「當場估、當場處理」的換機族。
myfone:全程線上估價,不出門也能回收
完全線上流程,填機型與機況即出估價,物流收件、最快三到五天完成,活動檔期不定時加碼(如回收金額一定比例的電子禮券)。適合平日忙碌或離門市較遠的使用者。
中華電信 EPBOX:AI 自助評估(BUNNIT 手機自動檢測回收)
EPBOX 由中華電信導入、結合 BUNNIT 的 AI 檢測機台:USB 連接後自動測試硬體、鏡頭結合影像辨識掃描外觀,約 5 分鐘完成估價;並強調 Apple 原廠授權 AI 技術與資安認證(如 ISO 27001、ADISA)。依託中華電信門市據點,操作門檻低、可信度高。
以「到店檢測→估價→同意回收→清除資料→現金或折抵」的標準動線,流程清楚、可立即拿到回收金或現折新機;並定期公布回收參考價,供消費者比價。想現場有人協助、當天就完成的,選這類門市型通路最省事。
哪些手機機型回收價值最高?
OPPO Reno14 Pro 本月回收價飆升逾 28%
7 月二手機市場回溫中,最大黑馬是 OPPO Reno14 Pro 5G(12GB/512GB)。
通路統計顯示,其單月回收價由 6,610 元竄升至 8,460 元,增加 1,850 元、漲幅約 28%,一舉拿下當月「增值王」,漲勢甚至壓過多款 iPhone。
此走勢多半與新機檔期、通路促銷與供需短期失衡有關;對想「先回收、再觀望」的使用者,是少見的補漲訊號。 三星 A 系列中階機型價格暴增,部分飆升 40% 以上
年中以來,中階 A 系列在回收榜單上「大進補」。以 2025 年 5 月為例,Galaxy A36(8GB/256GB)由月初 3,120 元飆至月底 4,860 元,單月漲幅達 56%;同型 8GB/128GB 版本亦漲 56%。
通路解讀為:受關稅與新機售價走高影響,二手機市場對「高 CP 值中階機」需求升溫,推動回收價平均成長逾四成。6 月延續這波熱度,三星機型仍多次占據增值榜前列。 品牌保值趨勢總覽:蘋果 > 三星 > OPPO 等
從「回收量占比」與「回收價穩定度」來看,長期仍是蘋果領先、三星居次、OPPO 與 vivo、ASUS 等在第三梯隊。
以 2025 年 7 月通路數據為例:蘋果約 42.4%、三星 24%、OPPO 9.6%、vivo 5.8%、ASUS 3.7%;更早在 2025 年 2 月,蘋果甚至超過 6 成、三星約 17.7%。這意味著 iPhone 由於生態與需求穩定、流通性佳,殘值最有撐;安卓陣營則以三星表現最穩,OPPO 等品牌在特定機款或檔期會出現亮眼補漲,但整體波動度較高。 實務建議:若你以「保值」為首要考量,iPhone 與三星高階款長期較穩;若追求「短期補漲」,可留意通路月榜中出現異動的中階新款(如 Reno / A 系列),把握上修期出手回收。
舊手機怎麼回收?
清空個資、恢復出廠設定,資料安全先搞定
先備份,再清空是王道。
備份:iCloud/Google Drive、相簿、Line/WhatsApp 聊天、Authenticator/OTP、通訊錄、行事曆。
解除綁定:登出 Apple ID/Google 帳號、關閉「尋找我的 iPhone/裝置」、解除 Samsung/Mi 等品牌帳號、取消公司 MDM。
移除通訊模組:轉移/刪除 eSIM、取出實體 SIM 與 microSD。
安全抹除:
最後檢查:關閉螢幕鎖、Face ID/指紋、清點附件與發票。
鎖定重點機型、了解保值行情
回收價看三件事:機況、品牌/型號、配件完整度。
機況規則:無摔傷/無泡水/螢幕無烙印,價差可高出有傷機 20–50%。Face ID/指紋失效、主機板維修紀錄會大幅扣價。
電池健康:iPhone 電池健康度 85% 以上較吃香;過低常被列入更換電池扣款。
規格差異:同型號容量越大越值錢;5G 版本、受歡迎色系(黑/白/銀等保守色)流通性高。
憑證加分:原盒、原充、購買憑證在手,估價更穩定。
比價多平台、選最適合自己流程與回收方式
先「線上估」抓區間,再到店或寄件完成。
多平台詢價:門市型(現場估價、當場拿錢)、線上/物流型(免出門、省時間)、電信/通路折抵(回收+換機一站式)。
比的不是「最高一筆」,而是「穩定到手價」:保留截圖、確認機況分類、運費/手續費、到帳時間。
寄件風險控管:全程錄影打包、使用有理賠的物流、保留 IMEI 與外觀照片。
現場交易小撇步:當面檢測、確認資料已清空、同意價格再交機。
利用品牌回收活動、搭配資費方案折扣更划算
想換新機,善用「回收加碼」與「檔期活動」:
新機上市、年中/年終、雙 11 等時段:常見回收加碼或點數回饋;有些通路會提供「指定機型再加碼」。
電信綁約與分期方案:把「月租+預繳+回收折抵」算成總成本(TCO),別只看單一回收價。
以舊換新 vs 直接賣掉:若換同品牌或指定新機,折抵往往更省;若不急著換,先賣出拿現金彈性更高。
活動細節要看清:加碼門檻、指定付款方式、是否限制機況等,避免到店才發現不符合條件。
手機回收的未來趨勢與市場走向
循環經濟抬頭,二手機需求持續升溫
智慧型手機汰換週期短,但硬體壽命其實還有很大剩餘價值。回收、翻新、再販售(Recommerce)正好把「舊機—維修—再利用」串成閉環,讓材料、零件與整機都能延長生命週期。對消費者來說,回收現金化、折抵新機是直接誘因;對品牌與通路而言,穩定的二手機供給能壓低整體成本、提升客單與換機率。
實務上,價格與資訊透明度愈高,參與度就愈高:公開回收價區間、清楚標示機況分級與付款時程,能有效降低觀望與疑慮。
AI與自動檢測技術提升回收效率
AI 檢測機台把「外觀判讀+硬體測試」標準化:鏡頭掃描刮痕與破裂、感測器自動跑分、螢幕亮點/烙印判別,5 分鐘內給出一致性的估價報告。這不僅縮短等待時間,也減少人工判斷落差造成的爭議。
對門市端的好處是培訓成本降低、單店吞吐量提高;對消費者則是「同機況、同價格」更有保障。後續若再結合序號(IMEI)比對、維修紀錄查核與電池健康度量測,估價精度與信任感會持續上修。
電信業者與品牌加碼「以舊換新」
回收不再是獨立流程,而是被包進「換機方案」的一站式服務:線上估價→門市/物流收件→當下折抵新機或資費。電信商與品牌常見加碼包含:指定機型額外補貼、回收金轉點數、分期零利率或月租折抵。
消費者的決策重點,將從「單看回收價」轉為「看總成本(TCO)」:新機售價-回收折抵-加碼回饋+月租/合約綁約成本。文章與門市話術都應教讀者「算總和」,而非只盯著單一高價標語。
消費者更重視「資料安全」
個資意識抬頭,回收體驗的關鍵不只是價格,而是「安全感」。
標準做法包含:當面協助登出 Apple ID/Google 帳號、關閉尋找裝置/FRP、清除 eSIM,並執行出廠重置;專業業者還會提供資料抹除紀錄或證書、全程錄影驗機、明列資料保存與銷毀政策。
建議平台在頁面與門市明確揭露「資料清除流程與責任界線」,並提供抹除完成的簡易憑證與查驗方式;對消費者來說,可用「備份→登出→抹除→驗證」四步驟自保,同時保留機身與序號照片,以備爭議時查證。
關於手機回收 總結
舊手機別再丟在抽屜裡生灰塵了,其實回收才是最聰明的選擇。不只可以把現金放回口袋,還能折抵新機,省錢又環保。現在平台選擇很多,像門市估價、超商寄件、線上回收,各有方便之處;再加上 AI 檢測、以舊換新活動,整個流程比以前更快速透明。
只要事先清好個資、比價幾家平台,還能搭配品牌加碼活動,把價值發揮到最大。換句話說,手機回收早就不是麻煩事,而是人人都該懂的聰明理財小技巧。
關於手機回收 常見問題FAQ
Q1:螢幕破損、開不了機也能回收嗎?
多數平台可收,但估價會依「可修復性」大幅折扣:
實務訣竅:即便螢幕壞,也優先解除帳號與尋找裝置;否則多半視為「鎖機」而拒收或價崩。
Q2:哪一種手機回收通路最划算?
建議:高單價或機況不確定者優先門市;低單價或行程忙者選寄件/到府,但務必做好「包裝+證據」SOP。
Q3:回收價差大?怎麼判斷哪種最值?
看「到手價」與「總成本」,而非官網最高價:
同一機況分級,向至少 3 家詢價並截圖保存。
確認「估價鎖定期」、到帳時程、是否限指定付款工具。
避開話術:單點高價不一定最好,穩定到手價+風險低才是真的划算。
Q4:公司或學校的大量手機要回收,可以一次處理嗎?
可以,部分專業回收商(如 ITAD 業者)提供企業資產批量回收,還能開立合法報廢或資產處理證明,方便帳務與稅務作業。
Q5:回收價格會隨季節或新機發表波動嗎?
會。新機上市前後、年中或年終大促檔期,舊機價值容易下滑;有些機型在新機上市初期會出現短期補漲。建議掌握「新機發布周期」選擇最佳回收時間。